首頁 SPIRITUAL 心靈療癒 擁抱壓力 食物與感受之間溫柔平衡 擁抱壓力 食物與感受之間溫柔平衡ANGELSPIRITUAL 心靈療癒 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明明什麼大事都沒發生,卻突然覺得胸口悶悶的心跳加速,情緒也變得容易焦躁。忙完一整天回到家,只想打開冰箱,拿出那盒冰淇淋或披薩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值得一點犒賞。」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驗,請先拍拍自己的肩膀。因為,這不代表你不夠堅強。這只是你的身體和心靈,在一起默默地對你說話。 壓力,不是敵人,是導航 在壓力研究領域裡,許多博士與神經科學家指出壓力本身,其實是身體最早期、最本能的保護機制當我們面對挑戰或威脅時,交感神經會被迅速啟動身體進入所謂的「戰或逃」(Fight or Flight)模式——讓我們更敏捷、更有力量,去應對可能的危機 問題不是有壓力,而是——當壓力長期無法釋放時,身體會一直處於「高警戒」狀態。這種狀態會讓代謝速度下降、脂肪囤積增加、免疫力變弱甚至影響情緒調節與睡眠品質 壓力未必是你的敵人,但壓力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適度釋放,才不會悄悄變成身心的負擔。 當壓力找不到出口,食物成了臨時的慰藉 食物與感受,其實就像光譜的兩端從小到大,我們學會了用食物來安撫情緒起司通心粉、炸雞、一球冰淇淋派……這些味道在壓力滿滿的一天、一週甚至一整個月後看起來就是一種溫暖的救贖 對某些人來說,食物變成了情緒麻醉劑。一個接一個的三明治、起司漢堡、披薩,似乎可以暫時減輕內在的緊繃感。有人無法控制大吃的衝動,有人即使飽到不行,心情依然低落。餅乾的香氣,或許讓人想起童年時坐在奶奶家餐桌前,感受到無條件的安全與愛。而當我們長大,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像是為年邁父母打電話安排醫療時,潛意識裡,我們依然渴望那份被照顧的感覺。 另一端的極端:把食物當成純燃料 而在光譜的另一邊,有些人則選擇與食物「劃清界線」為了健康、為了理智,他們試圖把情緒從食物中完全抽離只依據營養素來決定要吃什麼「我不需要食物來安慰自己。」「我只吃符合數據的東西。」「情緒是用來感受的,不該靠食物麻木。」這樣的態度在短期內也許帶來一種掌控感但當飲食過度限制、變成一種壓力來源時就像壓力博士們提到的「極端控制與極端失控,本質上來自同一種——未被照顧的情緒能量」 我想告訴你:兩極之間,有溫柔的平衡 你不需要被壓力吞噬也不需要把自己困在「只能靠意志力硬撐」的世界裡在食物與感受的光譜之間有一條屬於你的溫柔道路一條既能珍惜食物帶來的情感滋養又能溫柔地照顧身體需求的道路有時候,一塊奶奶烤的小餅乾,不只是卡路里那是愛是連結是你記得自己值得被好好照顧的證據同時,學習感受自己的情緒,讓情緒自然流動不再需要用暴食或克制來麻痺自己,這也是一種深刻的自由 韌性,來自願意與自己同行的勇氣 在研究中,「韌性(resilience)」被認為是壓力時代最珍貴的資產而真正的韌性,不是壓抑,不是逞強而是——願意在每一次壓力來襲時,停下來,照顧自己的身心當你願意停下來,深呼吸,問問自己:「今天的我,需要什麼?」你就在用愛,替自己的未來鋪路記得你早已擁有穿越壓力、擁抱自己的一切力量🌷 壓力不是你的敵人, 學會擁抱它, 就是學會更深愛自己 ANGEL 上一 文章 揭密健康老化的關鍵:從飲食開始照顧未來的自己